专访丨国产MCU崛起的力量,深入行业耕耘各有奇招

发布时间:2019-12-27 阅读量:374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Jude

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终端需求激增,核心器件MCU市场需求也将迎来爆炸性增长。据IC Insights研究报告,全球MCU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209亿美元,销售267亿颗芯片。但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国外厂商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几乎垄断了市场。加之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坚决的制裁手段,中美贸易局势紧张,我国发展核心产业迫在眉睫。


随着形势愈加严峻,国家开始在政策上对芯片国产化加大支持,并成立了大基金,用资本的力量去推动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很多国内客户有迫切的国产替代需求,从对国产紧闭大门转变为开始考虑国产,为国产MCU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眼下看来,国产MCU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爱方案网在ELEXCON2019上走访多家MCU厂商,并采访了国内企业代表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聊了聊在当前国产MCU的现状、未来的机会以及在重重包围之下应以何种策略实现突围。


mcu-------.jpg


从左到右分别是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继颇、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CU产品事业部市场总监黄致愷、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青松


国产MCU的发展势头见好


在MCU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国产MCU厂商技术突破,量产稳定,出货量数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逆袭。


凭借可靠稳定高性能的产品质量、丰富齐全且定位清晰的产品布局,灵动微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机、医疗及家电四大领域,达到每年4倍左右的出货增长速度。2016年灵动微正式做MCU产品,即F通用型系列,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开发的MM32 MCU产品,累计交付近亿颗,在本土通用32位MCU公司中位居前列;2017年导入工业电机的产品是SPIN系列,这个系列推出后增长非常快,现在占公司业务20%-25%。2019年,新产品MM32SPIN系列带动了电机类的销售快速增长,主要应用包含滑板车、平衡车、两轮车、三轮车等,取代了很大一部分外商与本土MCU厂商的市场分额,成为中国本土第一梯队的32位MCU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同样从MCU出发,建立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集成度的MCU主控,横跨低压的MCU控制和高压电源、驱动这两个不同的半导体领域,赛腾微率先实现了国产芯片在汽车电子前装车身控制领域核心芯片量产的突破。早在2018年8月,赛腾微自有MCU、自有软件算法的全套完整汽车LED转向流水尾灯方案已在国内知名汽车厂商中量产。至今,赛腾微车身控制MCU已累计出货超数百万颗,装车超20万辆。其自主开发的芯片还成功推出车窗控制方案、车载无线通讯方案、NFC滤清器识别方案等,且都实现了量产或工程试产。预计2019年能实现千万元的汽车电子销售收入,将在明后年实现汽车电子营收的成倍增长。

 

更有从销售型公司成功转型为研发型公司的MCU厂商航顺,目前已完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PRE A轮战略投资,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产业基金亿元A轮联合领投。在民营芯片企业里面,航顺还是第一家跟国企、央企这种背景的公司合作的。早在2006年,航顺的前身就成立了,在芯片行业积累了10多年的资源和资本。2013年航顺正式成立,转向芯片研发。对于芯片产业来说,转型就等于重生,非常艰难。当时适逢日本富士通MCU团队被收购,负责人带着完整的团队自己出来创业,航顺就整体收购了这个有着十多年MCU设计经验的团队从低端的存储芯片研发做起;后来再次调整定位做LDO;直到2015年转入32位MCU这个大赛道市场。


从新增量市场切入,实现单点突破


虽然国内厂商在芯片积累上远远落后于国际厂商,可能在传统的领域,没有办法跟他们一起竞争,但是在一些新增量的市场起点是一样的。赛腾微总经理黄继颇 认为,在新增量市场领域,国内厂商实现单点突破从而带动局部超越有很大机会。


比如在汽车电子的车灯领域,LED还在渗透过程中,动态流水灯也在逐步变成标配的过程中。赛腾微很好地利用智能车灯这个新技术、新电子器件、新的应用领域,作为切入点,在车灯应用领域自主研发的MCU大批量验证出货,并率先实现了国产芯片在车身控制领域的量产突破。


赛腾微还在不断深耕智能车灯领域,从已经量产的动态流水灯到智能氛围灯、矩阵前大灯等。智能氛围灯是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可以随着驾驶员或乘员的身体、心理状态,做出光强、色彩等改变,提升汽车乘用舒适性。相比于底盘控制系统、发动机系统而言,车灯等车身控制领域对于安全性、算法等的要求稍低,是国产汽车电子切入汽车电子市场的良机。这也是国际半导体厂商目前所关注的一个大的市场机会。


从汽车电子的备选配套方案,逐步走向前装定选方案,这个过程实际上很痛苦、很艰难的,但赛腾微的芯片经受住了各种装车后恶劣环境的考验,实现规模量产出货。基于对汽车电子新增量市场趋势的洞察,对汽车电子芯片规格定义的深度理解以及扎实的技术积累,赛腾微才得以把握时机快速进入前装市场。


基于在国产汽车电子领域核心器件的突破,赛腾微对进一步开拓汽车市场信心满满。目前,赛腾微与上汽、广汽、东风、江铃和江淮主机厂配套的供应商都有进一步深入合作。下一步赛腾微的策略是,在业务上把已经成功的应用从奇瑞、吉利等车厂逐步拓展到更多的整车厂商,挖掘更多的应用领域。在技术上继续迭代开发更高性能的汽车电子芯片。


深入行业耕耘各有奇招


物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场景的多样化,方案设计日趋复杂,电子行业急需更多有针对性的定制化创新型设计方案。根据本土具体细分市场或应用场景精细化定位,推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将更有机会赢得市场。


想要做出能赢得市场的接地气方案,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必不可少。灵动微注重与客户深入沟通,通过举办3-5人的巡演活动(含春季和秋季)深入全国各地,巡演选址比仅仅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包括合肥、顺德等中小型城市。


“我们做某细分市场,会先做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沟通,由专门的应用团队去了解客户真正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然后针对性开发该领域客户一定会用得到的产品,让客户一看到就觉得这就是想要的。这样,不用多加包装或其它的,客户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将产品导入的设计。就是凭借对具体细分市场的耕耘、对市场的熟悉度、对工程的投入以及对品质的要求,灵动微得以高速增长。”灵动对我爱方案网说道。


在航顺销售经理马青松看来,未来市场主流必然是集成化的SoC,MCU也会慢慢向SoC转变。SoC对客户来说成本低、性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目前航顺的SoC产品方案在公司产品线中占比已有30%,这个占比未来会越来越大。


SoC在技术上有一定挑战。由于芯片行业的产业链衔接非常紧密,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等,只要有一个节点没衔接上,产品就可能失败。作为设计公司,航顺对上游晶圆代工、封测等有很高要求,从上到下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必须一致保持高水准,做出来的产品才会是好产品。从现在国内芯片半导体产业发展来看,航顺采用的55纳米工艺,在MCU产业来说是比较高端的。未来航顺的产业规划是形成CIDM闭环,即包括晶圆制造、设计、封装、测试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也是航顺的未来产业规划。


灵动微MCU产品事业部市场总监黄致愷认为,通过整合不同的外设,提供基于MCU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更形象点说,相机电机马达板子非常大,上面可能有20个零件,只要有一个零件不良,会造成整个板子返工,如果单个零件是99%的良率,返工的成本就非常大。所以谈成本时要有整体概念,不能看单一元器件。灵动微现在做的是,将20个零件整合成只需要2个零件,这样当零件良率在99%时,整体的良率是非常高的。经过整合,首先板子小了,符合小型化市场需求,其次良率更高了,整体成本就下降了。”


以灵动微的工业电机为例,客户能够在单个IC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大幅度降低,甚至质量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得以提升。


出海门槛高,印度市场被看好


与中国一样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是很多厂商出海掘金的首选。在灵动微市场总监黄致愷看来,印度是未来的主流市场之一,仅次于中国市场。目前看来,印度市场的成长可能会比中国市场更快。灵动微提早布局印度,通过当地团队了解当地需求,比如电动车辆、吊扇、灯甚至是智能家庭的需求等,然后针对当地特色研发相应的MCU产品并推广。


事实上,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较大差异。“第一,国外市场不是价格敏感型,不是说东西便宜就会采用;第二,会考虑供应商公司规模;第三,会考量生态体系建设完善程度;最后,会检查各种认证、测试及检测报告、QA系统是否完整,对于IP(知识产权)很重视。比如,我们某个国际客户要求特别严格,而灵动微是目前唯一被授权认可纳入其官网并向全球宣布的国产MCU品牌。国际化后会发现,不止客户,连代理商体系都有这样非常严格的要求。”


灵动微市场总监黄致愷认为,国产MCU要从国内走到国外门槛非常高,如果没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产品是走不出去的 。但是,建立自己的体系,起步非常艰辛,所有东西都要从头投入开发。很多国产公司几十人的团队研发IC,灵动微是近百人的团队研发IC,同时配备好几十人的团队做支持工具,包括库函数和例程、仿真模拟器、编译器等。灵动微自主研发的支持工具,甚至能帮国际厂商代工,这也验证了灵动微全面服务的能力,也是灵动微能够顺利出海的要素之一。灵动微最终的目标是挤进全球Top3。灵动微通过参加很多国际展会、在日韩有代理商等进行全球布局。比如,灵动微台湾团队刚到印度做代理商建构跟培训,2020年1月底2月初会做印度巡演。目前灵动微除了中国之外,在欧洲、印度、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享有知名度。


我爱方案网组织了三家国产MCU的方案,供工程师参考学习,也期待方案商在适当的时候导入这些MCU方案,进一步提高算力和技术规格。

相关资讯
峰会再起航!赋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千人峰会即将再度起航!三大论坛,六大亮点,聚焦新能源,蓄势谋新篇,赋能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哪些亮点内容值得期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29.5%。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64.7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华南展专访陈伟:意法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产品及应用

11月15日,在2022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上,意法半导体功率、分立及模拟器件部门应用开发经理陈伟接受了我爱方案网采访,就意法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产品及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曼顿科技:让用电更安全更智能

曼顿科技是中国能源行业物联网空开的标准编制单位。公司研制的智慧式微型断路器,属全球首创,并获得45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包括八项国际PCT发明专利。在IMCB领域,是全世界第一家通过中国3C认证与欧盟CE认证的企业。

超前布局战略性市场创“碳中和”商机,ST推动电子工业应用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

进入低碳互联时代,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电子工业的进步,电力能源、智慧交通、数字化工厂等对系统高能效要求越来越重要,加之政策持续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目标已是国际共识,在亚太地区尤其是我们国内对环境法规和能源管理标准日益严格,并已宣布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各行业、各供应链企业来说,减碳提升能效也从环保议题,变身成为产业竞争力工程的关键一环。

半导体行业并购如火如荼:对客户意味着繁琐还是更高效?

过去二十年来,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如火如荼,在过去七年左右的时间里,并购数量大幅增加,行业进入大整合。这些并购都是数十亿美元的大交易,尽显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之脉络,这也难怪:根据Statista,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272亿美元。